HPV是人乳頭瘤病毒,目前共發現100多個型別,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。高危型HPV感染是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的主要風險要素,也是目前宮頸防癌篩查的一項重要內容;生殖道尖利濕疣主要與低危型HPV6、11感染有關。
? ? HPV感染主要經過性傳播,患者性伴侶中約60%發作HPV感染。但這并不意味著HPV感染人群有性亂史,由于每次性生活都有HPV感染機遇。據統計,我國一夫一妻制,自有性生活開端至一年后,有30%女性感染HPV;世界范圍內,每年有6.3億的HPV個體感染者,平均感染期限為8個月,約70%的新發感染會在1年內自我肅清,約90%的新發感染在2年內自我肅清,持續感染達2年以上者僅占9%。
? ?首先我們了解一下HPV細致型別有哪些?
? ?高危型HPV包括:16、18、31、33、35、39、45、51、52、56、58等,其中16、18型致癌率最高。
低危型HPV包括:6、11、40、42、43、44、61等。
? ? 其次說說HPV是如何感染的?
? ? 早年性交、多個性伴侶、免疫力低下、吸煙及高性激素水平為HPV感染高危要素;HPV感染多發作在宮頸鱗柱交界處,病毒顆粒經過粘膜小傷口進入宮頸基底層細胞。因此,頻繁性生活、人流術、宮頸粘膜創傷、宮腔操作增加HPV感染機遇。孕婦由于免疫功用受抑止,性激素水平高,陰道分泌物多,外陰濕熱,容易患尖利濕疣;重生兒在經產道分娩時,吞咽含HPV羊水、血或分泌物而感染。
? ? 那么,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宮頸癌嗎?
? ? 答案能否認的。低危型HPV感染不致癌;從高危型HPV感染展開到宮頸上皮內高級別病變(CINⅡ---Ⅲ癌前病變)需 2---3年;從HPV感染到宮頸癌大約需10年時間。也就是說,HPV感染距宮頸癌還有十萬八千里,只需堅持每1-2年宮頸防癌篩查(單篩或雙篩,TCT、HPV),進步免疫力,肅清HPV,就有可能阻斷宮頸癌前病變,遠離宮頸癌。
? ? 孕婦患尖利濕疣該怎樣辦呢?
? ? 孕婦由于免疫功用降低,性激素水平高,局部血循環豐厚,可使尖利濕疣生長疾速,數目多,體積大,以致阻塞產道 ;尖利濕疣組織脆弱,陰道分娩時容易招致大出血;此外,還有垂直傳播的風險,傳播途徑普通以為是經過軟產道感染,孩子在幼兒期有發作喉乳頭瘤的可能。因此,孕36周前外陰小尖利濕疣可藥物或物理治療,如激光、冷凍、微波,大疣體可手術切除。妊娠近足月或足月假設病灶普遍,建議剖宮產終了分娩。產后部分尖利濕疣疾速減少,以致可能自然衰退。? ?